查看原文
其他

阿德勒:勇气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心理学家及医学博士,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阿德勒最重要的著作是1927年出版的《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与《理解人性》。

1911年因突出强调社会因素的作用,公开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而两人关系破裂,阿德勒创立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另建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同年,他宣布《心理分析汇编(Zentralblatt für Psychoanalyse)》复刊(1911年8月,Vol,1, No 10 - 11)。

从1912年开始,阿德勒着手宣传他的学说,取名为个性心理学。阿德勒的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主要概念是创造性自我、生活风格、假想的目的论、追求优越、自卑感、补偿和社会兴趣。

他创建了自己的科学协会,1912年在维也纳学院内组织心理教育学咨询。

1914年他创办《国际个体心理学杂志》。

1920年后任教于维也纳教育学院,并在学校系统中组织儿童指导临床活动,成立儿童指导中心。

在 1922年至1930年期间,他主持召开了五次国际个体心理学会议。

1932年他到长岛医学院任美国医学心理学的第一个讲座。

“从许多方面看来,人会相信宿命其实是出于怯懦的逃避,因为相信宿命就可以不必在有益的人生方向孜孜矻矻。基于上述理由,宿命论信念只是一种虚假的精神支柱。”

学术评价:

1、 确立了心理学的社会文化方向。

2、 丰富了人格的创造性内涵。

3、 发展了整体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4、 推动了心理学的社会应用和教育。

5、 基本观点的非理性倾向,理论基调仍然是潜意识。

6、 理论术语的不确定性,缺乏明确的操作性定义。

7、 某些思想观点的非科学性。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他的理论科学性不强,也缺乏系统性。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延展


被讨厌的勇气
引言

从前,在被誉为千年之都的古都郊外住着一位哲人,他主张: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有一位青年无法接受这种观点,于是他去拜访这位哲人一探究竟。在这位被诸多烦恼缠绕的青年眼里,世界是矛盾丛生的一片混沌,根本无幸福可言。

青年:那么,我就重新向您发问了。先生主张世界极其简单,对吧?

哲人:是的。世界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人生也是一样。

青年:您这种主张是基于现实而并非仅仅是理想论吗?也就是说,您认为横亘在你我人生中的种种问题也是简单的吗?

哲人:当然。

青年:好吧。在开始辩论之前,请允许我先说明一下此次造访的目的。首先,我冒昧造访的首要缘故就是要和先生充分辩论,以见分晓;其次,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能让先生您收回自己的主张。

哲人:呵呵呵……

青年:久闻先生大名。据说此地住着一位与众不同的哲人,提倡不容小觑的理想论——人可以改变、世界极其简单、人人能获得幸福。对我来说,先生的这些论调我都无法接受。所以,我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确认,哪怕是微小的不当之处也要给您纠正过来。不知是否打搅您了?

哲人:没有,欢迎之至。我自己也正期待着倾听像你这样的年轻人的心声以丰富学问呢。

青年:非常感谢。其实我也并非是想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否定先生。首先,假定先生的说法成立,我们从这种可能性开始思考。世界是简单的,人生也是如此。假若这种命题中含有几分真理,那也是对于孩子的世界而言。孩子的世界没有劳动或纳税之类的现实义务,他们每天都在父母或社会的呵护下自由自在地生活,未来充满无限希望,自己也似乎无所不能。孩子们的眼睛被遮盖了,不必去面对丑恶的现实。的确,孩子眼中的世界呈现出简单的姿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世界便逐渐露出真面目。人们不得不接受“我只不过如此”之类的现实,原以为等候在人生路上的一切“可能”都会变成“不可能”。幸福的浪漫主义季节转瞬即逝,残酷的现实主义时代终将到来。

哲人:你的话的确很有趣。

青年:还不仅如此。人一旦长大,就会被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困扰,被诸多的责任所牵绊。工作、家庭或者社会责任,一切都是。当然,孩提时代无法理解的歧视、战争或阶级之类的各种社会问题也会摆在你眼前,不容忽视。这些都没错吧?

哲人:是啊。请你继续说下去。

青年:如果是在宗教盛行的时代,人们也还有救。那时,神的旨意就是真理、就是世界、就是一切,只要遵从神的旨意,需要思考的课题也就很少。但现在宗教失去了力量,人们对神的信仰也趋于形式化。没有任何可以信赖的东西,人人都充满了不安和猜忌,大家都只为自己而活,这就是所谓的现代社会。那么,请先生回答我。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您依然要说世界是简单的吗?

哲人:我的答案依然不变。世界是简单的,人生也是简单的。

青年:为什么?世界是矛盾横生的一片混沌,这难道不是有目共睹的吗?

哲人:那并非是“世界”本身复杂,完全是“你”把世界看得复杂。

青年:我吗?

哲人: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与任何人共有的世界。

青年:那是怎么回事呢?先生和我不是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国家、看着相同的事物吗?

哲人:是啊。看上去你很年轻,不知道有没有喝过刚汲上来的井水。

青年:井水?啊,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位于乡下的祖母家有一口井。炎炎夏日里在祖母家喝清凉的井水可是那时的一大乐趣啊!

哲人:或许你也知道,井水的温度是恒定的,长年在18度左右。这是一个客观数字,无论谁测都一样。但是,夏天喝到的井水感觉凉爽,而冬天饮用时就感觉温润。温度恒定在18度,但夏天和冬天饮用的感觉却大不相同。

青年:这是环境变化造成的错觉。

哲人:不,这并不是错觉。对那时的“你”来说,井水的冷暖是不容否定的事实。所谓住在主观的世界中就是这个道理。“如何看待”这一主观就是全部,并且我们无法摆脱自己的主观。现在,你眼中的世界呈现出复杂怪异的一片混沌。但是,如果你自身发生了变化,世界就会恢复其简单姿态。因为,问题不在于世界如何,而在于你自己怎样。

青年:在于我自己怎样?

哲人:是的。也许你是在透过墨镜看世界,这样看到的世界理所当然就会变暗。如果真是如此,你需要做的是摘掉墨镜,而不是感叹世界的黑暗。摘掉墨镜之后看到的世界也许会太过耀眼,而使你禁不住闭上眼睛。或许你又会想念墨镜。即便如此,你依然能够摘掉墨镜吗?你能正视这个世界吗?你有这种“勇气”吗?问题就在这里。

青年:勇气?

哲人:是的,这就是“勇气”的问题。

青年:哎呀,好啦!反驳的言辞我有很多,但这些好像应该暂且放一放再说。我要确认一下,先生说“人可以改变”,对吧?您认为只要自身发生变化,世界就会恢复其简单姿态,是这样吗?

哲人:当然,人可以改变。不仅如此,人还可以获得幸福。

青年:所有的人都不例外吗?

哲人:无一例外,而且是随时可以。

青年:哈哈哈,先生您口气可真大呀!这不是很有趣吗,先生?现在我马上就要驳倒您!

哲人:我乐意迎战。那咱们就好好辩论一番吧。你的立场是“人无法改变”,对吧?

青年:无法改变。目前,我自己就在为不能改变而苦恼。

哲人:但是,同时你自己又期待改变。

青年:那是当然。如果可以改变,如果人生可以重新来过,我甘愿跪倒在先生面前。不过,也许先生会输给我。

哲人:好吧。这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看着你,让我想起了学生时代的自己。想起了年轻时为探求真理而去寻访哲人的血气方刚的自己。

青年:是的,就是那样。我也是正在探求真理,人生的真理。

哲人:之前我从未收过弟子,而且也一直都感觉没那种必要。但是,自从成了希腊哲学信徒之后,特别是邂逅“另一种哲学”以来,我感觉自己内心的某个角落一直在等待着像你这样年轻人的出现。

青年:另一种哲学?那是什么呀?

哲人:来,请去那边的书房。就要进入漫长的深夜了,给你准备一杯咖啡什么的吧。


幸福的勇气
引言

自那之后的再次登门本该是更加愉快而友好的访问。那天临别之际,青年也确实有这样的话脱口而出:“今后我一定还会再来拜访!是的,作为一名无可替代的朋友!绝不会再提什么驳倒之类的事情!”但是,时光流转,三年之后的今天,他怀着截然不同的目的再次来到这个男人的书房。

哲人:那么,开始咱们今天的谈话吧?

青年:好的。首先,我为什么再次来到这个书房呢?遗憾的是我并非是来与先生悠然自得地叙旧。先生您很忙,我也不是无事可做的闲人。所以,再次造访自然是因为事情紧急。

哲人:那是自然。

青年:我也思考过了。极其充分地苦苦思考过。苦思冥想之后我下定了重大决心,今天就是专程来告诉您这件事。我知道您很忙,但请务必给我这一个晚上的时间。因为,这恐怕将会成为我最后的拜访。

哲人:是怎么回事呢?

青年:……该结束了吧?一直令我苦恼不已的课题。那就是“是否抛弃阿德勒思想”。

哲人:哦。

青年:我的结论就是——阿德勒思想是一场骗局。彻头彻尾的大骗局!不,不得不说它是一种影响恶劣的危险思想。先生自己信奉这种思想是您的自由,但是,如果可以的话希望您保持沉默。怀着这种想法,同时也为了当着您的面彻底抛弃阿德勒思想,我下定决心进行今晚这次最后的访问。

哲人:你产生这种想法一定有什么缘由吧?

青年:我这就给您从头道来。您还记得三年前咱们分别的最后一天的事情吧?

哲人:当然记得。那是一个白雪皑皑的冬日。

青年:是的。那是一个皓月当空的美妙夜晚。受到阿德勒思想感化的我自那天起便踏出了重大的一步。也就是,辞去之前大学图书馆的工作,在我的初中母校谋得一份教师的职业。我决意践行基于阿德勒思想的教育,尽己所能为孩子们带来阳光和温暖。

哲人:这不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决定吗?

青年:是的。当时的我满怀理想。如此可以改变世界的伟大思想决不能一人独享,必须传播给更多的人。那么,传播给谁呢?……结论只有一个。适合了解阿德勒思想的人并不是复杂的成人。只有传播给将要创造下一个时代的孩子们,这种思想才会向前发展。这就是我被赋予的使命……就这样,我的心中激情澎湃,不能自己。

哲人:果然不错。但你一直用“过去时”来叙述这件事啊?

青年:正是如此,这已经完全是过去的事情了。不,请不要误解。我并不是对学生们失望,也不是对教育本身失望灰心。我只是对阿德勒思想失望,也就是对您失望。

哲人:为什么呢?

青年:哈!这其中的原因您也可以摸着胸口问问自己啊!阿德勒思想只不过是纸上谈兵,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发挥不了任何作用!特别是其提倡的“不可以表扬也不可以批评”的教育方针。事先声明一下,我可是严格按照阿德勒的主张去做,既没有表扬也没有批评。考试得了满分不表扬,卫生打扫得好也不表扬。忘了做作业不批评,课堂上捣乱也不批评。您认为结果会怎样呢?

哲人:……教室里应该会一片混乱吧?

青年:正是。唉,现在想来,那也是很自然的事情。都是我的错,不应该被恶俗的骗局所蒙蔽。

哲人:那么,你接下来又是怎么做的呢?

青年:自不必说,我选择了严厉批评那些表现不好的学生。当然,先生您肯定会轻轻松松地断定我这是个愚蠢的对策。但是,我并不是那种一味醉心于哲学、沉溺于空想的人。我是一名时刻生活在现实中必须对自己的职业以及学生们的生命和人生负责的教育工作者。并且,眼前的“现实”在一刻不停地发展变化着!情况实在是刻不容缓!

哲人:效果如何?

青年:当然,事情发展到这般地步,即使批评也无济于事了。因为学生们已经认定我是一个软弱可欺的人……老实说,我有时甚至羡慕以前允许体罚时代的老师们。

哲人:你有些不平静啊。

青年:为了避免误会,我还要补充一句,我这并不是冲动之下的“发怒”。这种“发怒”仅仅是基于理性的教育最终手段。可以说是在开一种名为“斥责”的抗生素。

哲人:所以,你就想要抛弃阿德勒思想?

青年:哎呀,这只不过是简单易懂的一个例子。阿德勒思想的确很棒。它大大颠覆传统价值观,让我们感觉人生似乎豁然开朗,看上去简直是无可非议的世界真理……但是,它只有在这个“书房”里才能行得通!一旦走出这扇房门进入现实世界,阿德勒思想就显得过于天真。它只是一种空洞的理想论,毫无实用性。您也仅仅是在这个书房里虚构了一个自以为是的世界,整日沉溺于空想之中。您根本不了解外面那个乱象丛生的真实世界!

哲人:的确有些道理……然后呢?

青年:既不表扬也不批评的教育,借着自主性的名义对学生们放任自流的教育,这些只不过是在放弃教育者的职责!我今后要以完全不同于阿德勒思想的方式来面对孩子们。这种方式是否“正确”都无所谓。但是,我必须这么做。既要表扬也要批评。当然,必要的时候也必须得给予严厉的惩罚。

哲人:我确认一下,你不打算辞去教育工作吧?

青年:那是当然。我绝对不可能放弃教育事业。因为这是我自己选择的道路,对我来说它不是职业而是“生活方式”。

哲人: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青年:难道您还认为这没什么吗?!假如要继续从事教育事业,我今天就必须在这里抛弃阿德勒思想!否则就等于是放弃教育者的责任,对学生弃而不顾……看呀,这就是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您要如何解答呢?!

人们误解了
阿德勒思想

哲人:首先,我要更正一点。刚才你用到了“真理”一词。但是,我并没有把阿德勒思想说成是绝对不变的真理。这就好比是在配眼镜。很多人通过镜片可以开阔视野。另一方面,也有些人戴上眼镜之后视线更加模糊了。我并不想把阿德勒思想这副“镜片”强加给这些人。

青年:等等,您这是在回避问题吧?!

哲人:不是。我这么来回答你。阿德勒心理学是一种最容易被误解也是最难理解的思想。那些声称“了解阿德勒”的人大半都误解了他的教导。他们既没有拿出真正去理解的勇气,也不想正视阿德勒思想背后更广阔的风景。

青年:人们误解了阿德勒?

哲人:是的。假如有人一接触阿德勒思想便立即感激地说“活得更加轻松了”,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大大误解了阿德勒。因为,如果真正理解了阿德勒对我们提出的要求,那就一定会震惊于他的严厉。

青年:您是说我也误解了阿德勒?

哲人:就你目前所说过的话来看,是这样。当然,也并不是只有你这样。很多阿德勒信徒(阿德勒心理学的实践者)都是从误解开始慢慢踏上理解的阶梯。你肯定是还没有找到应该继续攀登的阶梯。年轻时候的我也并不是轻而易举地就找到了方向。

青年:噢,先生是说您也有过一段迷茫的时期?

哲人:是的,有过。

青年:那么,我向您请教一下。通往理解的阶梯在哪里呢?所谓阶梯究竟是什么?先生又是在哪里寻找到的呢?

哲人:我很幸运。了解阿德勒的时候,我正作为“主夫”在家里照看幼小的孩子。

青年:怎么回事呢?

哲人:通过照看孩子学习阿德勒,与孩子一起实践阿德勒思想,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深理解得以确证。

青年:所以,我想知道您学到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样的确证!

哲人:一言以蔽之,那就是“爱”。

青年:您说什么?

哲人:……没必要再重复了吧?

青年:哈哈哈,这真是笑话!您是说“爱”?要了解真正的阿德勒思想就必须了解爱?

哲人:之所以认为这话可笑是因为你还没有了解爱。阿德勒所说的爱是一个最严肃也最能考验人们勇气的课题。

青年:哎?!总归就是说教式的“邻人爱”吧?我根本不想听这个!

哲人:这恰恰说明你现在对教育已经无计可施,对阿德勒思想充满了不信任感。不仅如此,你甚至想大声地喊出“放弃阿德勒思想,你也不要再说了”。你为什么如此气愤呢?原本你一定感觉阿德勒思想是魔法一样的东西,挥一挥魔杖,所有的愿望瞬间实现。假如是这样的话,那你真该早些放弃阿德勒思想。你应该抛弃之前对阿德勒的误解,去了解真正的阿德勒。

青年:不是的!第一,我原本也没有期待阿德勒会是什么魔法。第二,您以前应该也这么说过,也就是“任何人都随时可以获得幸福”。

哲人:是的,我的确说过。

青年:您这话本身不就像是一种魔法吗?!您这好比是一边忠告人们“不要被假币所骗”,一边又让人们持有假币。典型的欺诈模式!

哲人:人人都随时可以获得幸福。这并不是什么魔法,而是非常严肃的事实。你也好,其他什么人也好,都可以踏出幸福的第一步。但是,幸福并非一劳永逸的事情。必须在幸福之路上坚持不懈地努力向前。这一点我有必要指出。你已经踏出了最初的一步,踏出了重要的一大步。但是,你不但勇气受挫止步不前,现在甚至想要半路返回。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青年:您是说我耐力不够吧?

哲人:不,你尚未做出“人生最大的选择”。仅此而已。

青年:人生最大的选择?!您让我选择什么呢?

哲人:我刚才已经说过了,是“爱”。

青年:哎呀,这种话怎么能让人明白呢?!请您不要用抽象的说辞来回避话题!!

哲人:我是认真的。你现在所烦恼的一切都可以归结为爱的问题。无论是教育问题还是你自己人生方向的问题都是如此。

青年:……好吧。这一点似乎有些反驳的价值。那么,在进入正式辩论之前,我就先说说这个问题。先生,我认为您完全就是“当代苏格拉底”。不过,并不是在思想方面,而是在“罪责”方面。

哲人:罪责?

青年:据说苏格拉底是因为有教唆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年轻人堕落之嫌才获判死罪的吧?并且,他制止了要助其越狱的弟子们,服毒自尽……这岂不是很有意思?依我看,在这座古都宣扬阿德勒思想的您也犯了同样的罪过。也就是巧言迷惑不谙世事的年轻人,教唆他们堕落!

哲人:你是说自己被阿德勒思想蒙蔽而堕落了?

青年:所以才再次造访做一个了断。并且,我不想再有更多的受害者,这次一定要从思想上打败您。

哲人:……夜已经深了。

青年:但是,今晚黎明之前一定要做一个了结。也没有必要反复来访了。究竟是我登上理解的阶梯?抑或是击碎你十分珍视的所谓阶梯,彻底抛弃阿德勒思想?两者之中必择其一,没有折中的结果。

哲人:明白了。这将会是最后的对话吧?不……好像你势必要让其成为最后的对话。



本剧用“青年与哲人的对话”这一故事形式总结了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阿德勒心理学)。 风靡欧美的阿德勒心理学对于“人如何能够获得幸福”这个哲学问题给出了极其简单而又具体的“答案”。了解了足以被称为“这个世界上的一个真理”的阿德勒思想之后,你的人生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又或者,什么都不会改变吗?



后记

人生中有时候无意间拿起的一本书就会完全改变之后的人生。

1999年的冬天,当时还是20多岁的“青年”的我在池袋的一家书店里非常幸运地邂逅了这样的一本书——岸见一郎先生的《阿德勒心理学入门》。

浅显易懂的语言、深刻睿智而又简单实用的思想,那种否定心灵创伤、把原因论转换为目的论的哥白尼式的转变,使之前一直被弗洛伊德派或荣格派言论所吸引的我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究竟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自己之前一直不知道他的存在呢?我开始到处搜购关于阿德勒的书并埋头研读。

但是,我逐渐察觉到一个事实。我所探求的不单单是“阿德勒心理学”,而是通过岸见一郎这位哲学家过滤之后,可以称之为“岸见—阿德勒学”的思想。

根据苏格拉底或柏拉图等希腊哲学进行说明的岸见先生的阿德勒心理学告诉我们:阿德勒不仅属于临床心理学的范畴,他还是一位思想家和哲学家。例如,“人只有在社会背景下才能成为个人”这样的话简直就像是黑格尔,比起客观事实更重视主观性的解释这一点又是尼采的世界观。此外,与胡塞尔或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相通的思想也有很多。

并且,根据这些哲学性洞察,提出“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人可以随时改变并能够获得幸福”“问题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勇气”等主张的阿德勒心理学一下子改变了彼时正是烦恼不已的“青年”的我的世界观。

虽说如此,周围却几乎没有知道阿德勒心理学的人。不久我便希望“能够与岸见先生一起出一本堪称阿德勒心理学(岸见—阿德勒学)指南的书”。之后便联系了几位编辑,终于等到了这样的一个机会。2010年3月,我终于有幸见到了住在京都的岸见先生,这距离我邂逅《阿德勒心理学入门》这本书已经过了10多年。

此时,作为对岸见先生“苏格拉底的思想被柏拉图所留传,而我想成为阿德勒的柏拉图”。这句话的回答,我脱口而出的“那么,我要成为岸见先生的柏拉图”这句话便是本书的起源。

简单而又具有普遍性的阿德勒思想也许会被认为是讲述了“理所当然的事情”,又或者会被认为是在提倡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理想论。

所以,为了慎重解答读者们可能存在的疑问,本书决定采用哲人和青年间的对话篇形式。

就像本书中也提到的那样,把阿德勒思想当作自己的思想去实践并没有那么容易。想要排斥的地方、难以接受的言论、令人费解的建议,这些都可能会存在。

但是,就像十几年前的我一样,阿德勒思想拥有改变人一生的力量。剩下的就只有能否鼓起迈出一步的“勇气”了。

最后,衷心感谢把年轻的我不当作徒弟而是当作“朋友”看待的岸见一郎先生、给予了莫大支持的编辑柿内芳文先生,还有诸位敬爱的读者。

非常感谢!

古贺史健

即使在阿德勒死后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现在,他思想的创新性依然为时代所不能及。在今天的日本,虽然阿德勒的名字不像弗洛伊德或荣格那样广为人知,但阿德勒的主张却被称为是“谁都可以从中挖出点儿什么的‘共同采石场’”。即使阿德勒的名字不被提及,但其思想也影响着许多人。

十几岁便开始学习哲学的我是在30多岁已经有了孩子之后,才遇见了阿德勒心理学。探求“幸福是什么”的幸福论是西洋哲学的中心主题,我常年来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所以,在第一次听阿德勒心理学演讲的时候,当听到讲台上的讲师说“听了我今天的话的人,从此刻起便能够获得幸福”时,我产生了极大的反感。

但是,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竟从未认真思考过“自己怎么做才能获得幸福”,并对主张“获得幸福本身也许非常简单”的阿德勒心理学产生了兴趣。

就这样,我与在学习哲学的同时开始学习阿德勒心理学,但这对我来说并不是分别学习两门不同的学问。

例如,“目的论”这种观点并不是阿德勒时代才突然出现的主张,它在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已经出现过。阿德勒心理学是与希腊哲学处于同一条线上的思想。并且,我还注意到,在柏拉图的著作中永远流传下来的苏格拉底与青年们进行的对话,在今天来讲可以叫作心理辅导。

一听到哲学也许很多人会认为难懂。但是,柏拉图的对话篇中没有用到一个专业术语。哲学用只有专家才能看懂的语言来叙述,这原本就很奇怪。因为哲学真正的意义不在于“知识”而在于“热爱知识”,想要了解不了解的事物以及获得知识的过程非常重要。最终能否到达“知”,这不是问题关键。

今天,阅读柏拉图对话篇的人也许会对探求“勇气是什么”的对话最终并未得出结论而感到吃惊。与苏格拉底对话的青年最初都很难认同苏格拉底的主张,他们往往会进行非常彻底的反驳。本书采用哲人与青年之间对话这一形式,也是遵循苏格拉底以来的哲学传统。

我自从了解了“另一门哲学”阿德勒心理学开始,就不再满足于仅仅阅读并解释先人留下的著作这样一种研究者的生活方式了。我想要像苏格拉底一样进行对话,于是不久便在精神科医院等处开始了心理辅导。

所以,我遇到过许多“青年”。

青年们都想认真地生活,但很多人往往被自以为无所不知、通晓世故的年长者提醒“必须要更加现实”,进而不得不放弃当初的梦想;同时因为纯真,所以被复杂的人际关系所累,感觉疲惫不堪。

希望认真生活非常重要,但仅仅如此还不够。阿德勒说:“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如果不懂得如何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时候就会因为想要满足他人期待或者不想伤害他人而导致虽有自己主张但无法传达,最终不得不放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这样的人的确很受周围人的欢迎,或许讨厌他(她)们的人也很少;但另一方面,他(她)们也无法过自己的人生。

对于像本书中出现的青年一样,已经接受了现实洗礼、烦恼多多的年轻人来说,哲人所说的“这个世界无比简单,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获得幸福。”这样的话也许很不可思议。

自称“我的心理学是所有人的心理学”的阿德勒也像柏拉图一样没有使用专业术语,而且提出了改善人际关系的“具体对策”。

如果有人认为难以接纳阿德勒思想,那是因为这种思想是反常识观点的集大成者,而且要想理解它也需要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即使没有语言方面的难度,或许也会有像在严冬里想象酷暑一样的困难。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解开人际关系问题的关键。

共著者,同时也负责本书对话创作的古贺史健先生到我书斋来的那天说:“我要成为岸见先生的柏拉图。”

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够了解一本书也没有留下的苏格拉底的哲学正是因为柏拉图所写的对话篇,但柏拉图也并不仅仅是写下了苏格拉底所说的话。正因为柏拉图正确理解了苏格拉底的话,苏格拉底的思想才能流传到今天。

本书也正是因为反复耐心地斟酌并修正对话的古贺先生的非凡的理解力,才得以顺利问世。本书中的“青年”正是学生时代曾遍访名师的我或古贺先生,更是拿到本书的您。虽然抱有疑问,但如果本书能让你通过与哲人的对话增加不同环境下的决心,那我将不胜荣幸。

岸见一郎


后记一

再一次发现阿德勒

古贺史健

本书是2013年出版的与岸见一郎先生的合著《被讨厌的勇气》一书的续篇。

原本介绍了作为阿德勒心理学的创始者而知名的思想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并未打算写续篇。因为感觉《被讨厌的勇气》一书即便没有将阿德勒思想讲尽,但也成功阐释了其思想的核心部分。并且,当时也没有发现为已经完结的书设置“续篇”的意义。

然后,该书出版一年后的某一天,在随意的闲谈中岸见先生无意间说了下面这句话:

“假如苏格拉底或柏拉图生活在当今时代,也许他们会选择精神科医生之路,而不是哲学。”

苏格拉底或柏拉图会成为精神科医生?

希腊哲学思想会被带入临床现场?

震惊得我良久未语。岸见先生既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学第一人,也是致力于柏拉图作品翻译的古希腊哲学精通者。当然,他的话并不是轻视希腊哲学。假如只列出一个本书《幸福的勇气》诞生的契机,那肯定就是岸见先生无意间说出的这句话。

阿德勒心理学根本不使用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人人都能理解的浅显易懂的语言阐释人生的各种问题。与其说是心理学,其实它更是具有哲学特点的思想。恐怕《被讨厌的勇气》也并不是作为心理学方面的书,而是作为一种人生哲学而被人接受吧。

但另一方面,这种哲学性的特点是否也反映了其作为心理学的不完善,并意味着其作为科学的缺陷呢?是否正因为如此阿德勒才会成为“被遗忘的巨人”呢?是否正因为它作为心理学不够成熟,所以才没有植根于学院世界呢?抱着这些疑问,我开始进一步接触阿德勒思想。

此时给了我灵感的正是岸见先生前面说的那句话。

阿德勒选择心理学并不是为了分析人的心理。对于因弟弟的去世而立志于医学的他来说,其思想的中心课题常常是“人的幸福是什么?”并且,在阿德勒生活的20世纪初期,了解人类、探究幸福本质的最先进手法恰好是心理学。我们不可以仅仅去关注阿德勒心理学这一名称,一味致力于阿德勒与弗洛伊德或者荣格的比较。阿德勒如果生活在古希腊应该会选择哲学,而苏格拉底或柏拉图如果生活在现代也许会选择心理学……岸见先生经常说“阿德勒心理学是与希腊哲学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思想”,我感觉终于理解了他这句话的意思。

因此,把阿德勒的系列著作当成“哲学书”又重新读了一遍之后,我再次造访了位于京都的岸见先生的家,并进行了漫长的对话。主题当然是幸福论,也就是阿德勒一直探究的“人的幸福是什么?”

比上一次更加热烈的对话涉及教育论、组织论、工作论、社会论以及人生论,最终,“爱”和“自立”这一重大主题慢慢浮现出来。阿德勒所说的爱以及阿德勒所说的自立,读者朋友们会如何理解呢?如果能够像我这样感受到几乎大大动摇人生的震惊和希望,那我将不胜欢喜。

最后,对作为热爱知识的哲学者常常给予我指导的岸见一郎先生,在漫长的写作过程中提供了大力支持的编辑柿内芳文君和钻石社的今泉宪志君,以及广大的读者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谢谢!


后记二

不要停下脚步,
继续前进吧

岸见一郎

先于时代100年的思想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自2013年《被讨厌的勇气》日文版出版以来,日本的阿德勒思想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例如,在演讲或者大学讲堂提到阿德勒的时候,如果是以前,必须从“100年前有一位名叫阿德勒的思想家”开始说起。

但是现在,到全国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必再说这样的话。质疑答辩中的提问也都是一些直触本质的尖锐问题。已经不用再说“100年前有一位名叫阿德勒的思想家”,可以强烈感受到阿德勒已经存在于很多朋友心中。

这一点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打破史上最长纪录,连续51周销量第一、与日本一样销售额达百万册以上的韩国也可以感受到。

在欧美广为人知的阿德勒,其思想于100年之后在亚洲渐渐被接受,这对于长年致力于阿德勒研究的我来说,实在是感慨颇深。

上一部《被讨厌的勇气》对于了解阿德勒心理学、概括阿德勒思想来说,可谓是“地图”一样的作品。是我和合著者古贺史健君一起以“阿德勒心理学入门书”为目标,花费数年时间总结而成的重大地图。

另一方面,《幸福的勇气》是实践阿德勒思想、步入幸福生活的“指南”。也可以说是展示如何向着上部作品中提出的目标前进的行动指南。

很早以来,阿德勒就是容易被误解的思想家。

特别是他的“鼓励”研究,在育儿或学校教育以及企业等的人才培养现场被介绍的时候,往往出于“支配、操纵他人”的意图,远远偏离了阿德勒的本意。甚至可以说滥用阿德勒思想的事例也是不断涌现。

或许这与阿德勒比其他心理学者更加热心“教育”有关。阿德勒立志于通过教育改革而不是政治改革来拯救人类,特别是发动维也纳市在公立学校设立可以说是世界最早的众多儿童咨询处,这是阿德勒的重大功绩。并且,他还灵活运用儿童咨询处,不仅用于为孩子或父母实施治疗,还把它作为教师或医生以及心理咨询师们的训练场。可以说阿德勒心理学以学校为起点向世界推广。

对阿德勒来说,教育并不在于提高学习成绩或者矫正问题儿童。促进人类进步、改变未来,这才是阿德勒所认为的教育。

阿德勒甚至说:“教师塑造孩子们的灵魂,担负着人类的未来。”

那么,阿德勒是仅仅对教职人员寄予期待吗?

不是。他把心理咨询定义为“再教育”,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对阿德勒来说,生活在共同体中的所有人都处在既从事着教育又接受着教育的立场之上。实际上,通过育儿活动邂逅了阿德勒的我也从孩子们那里学到了许多“人格知识”。当然,你也既是一名教育者又是一名学生。

关于自己的心理学,阿德勒说:“理解人类并不容易,个体心理学(阿德勒心理学)恐怕是所有心理学中最难学习和实践的。”

如果仅仅靠学习阿德勒,什么都不会发生变化。

如果仅仅是作为知识理解,根本不会进步。

并且,即使鼓起勇气踏出一步,也绝不可以止步不前,必须一直不断地一步一步走下去。这种无尽的积累就是“前进”。

看了地图也掌握了指南的你今后要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呢?或者是,还会继续留在原地吗?如果本书能够帮助你鼓起“幸福的勇气”,那我将不胜欣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功夫熊猫之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